活動目的:1、感覺體驗時間長短,增進對時間的掌握能力。
2、了解時間分配的重要性,愛惜時間、把握光陰。
3、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,覺察自己的時間分配適當與否;思考掌握時間分配的技巧,培養規劃時間的能力。
活動重點:了解時間分配的重要性,覺察自己生活學習中對時間的分配是否合理。
活動難點:學會主動對自己的時間分配作適當調整,更好地投入學習生活。
活動形式:團體游戲、小組討論、分享感受、自我記錄
活動時間:40分鐘
活動前準備:畫紙、剪刀、“時間記錄單”和“時間分類排行榜”表格
活動過程:
一、導入:
課前播放歌曲《時間都去哪了》,引入關于“時間”的主題。
二、熱身活動:“時光隧道”
(一)活動過程:
全班同學全體起立,安靜的閉上眼睛,緩和呼吸,集中精神。老師宣布“穿越時光隧道旅行馬上就要開始了,我們即將在一分鐘后,到達公元3000年,穿越開始!”每個學生都在心里默數一分鐘,然后自動坐下。
(二)團體分享:
1、請最早坐下、最晚坐下和時間最準的同學分享感受
2、在活動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?
3、在活動中有干擾嗎,干擾是什么?
(三)教師小結:
同樣的時間,但對不同人來說意義是不一樣的。時間對每個人都很公平,一天都是24小時,能好好把握與不能好好把握也許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。
三、體驗活動:“時間之星”
(一)活動過程:
1、每組同學齊心協力,在10分鐘內裁出50個紙條。請你們運用最便捷的方法,以最快的速度完成,完成后立即舉手。
2、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用紙條折星星,折得最多的組獲勝。
(二)團體分享
1、活動過程中,你有什么感受?
2、你認為老師分配活動各環節的時間是否恰當?
3、活動結束時,看著不少未折成星星的紙條你有什么感受?
4、你有沒有過因時間分配不當而把事情做得不夠好?
(三)教師小結
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的視野開闊了,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增加了,要完成的作業也變多了,讓我們操心的事越來越多,時間似乎也越來越不夠用。這時只有妥善分配時間,才能兼顧各方面的發展,讓我們的生活可以豐富而快樂。
四、實踐活動:“時間餡餅”
1、展示某位班主任老師的一天的時間安排,并在把這一天的安排進行歸類、排行和計算。最終我們會發現在如此緊湊的時間安排上,居然有1小時30分鐘找不到了。
2、思考:時間都去哪了?(不需要立即給出答案)
3、課后實踐:根據今天的活動體驗與分享,我們去發現自己每天花時間最多的地方是什么?你滿意自己平時所做的時間分配嗎?你是否可以從記錄單里看看你的時間都去哪了,如果希望自己的時間運用得更妥善,有沒有辦法做一些改變?請你為自己制訂一個更合理的時間分配表。
五、活動延伸:
播放視頻朱自清散文《匆匆》節選,引發學生更深刻的思考。
六、總結:
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,它不會給任何人多一秒,也不會給任何人少一秒。時間是慷慨的,也是吝嗇的。勤勉者,時間給他留下智慧和寶藏;怠惰者,時間給他留下空虛和惆悵。我相信聰明的你們會作出明智的選擇,珍惜時間、把握時間,擁有充實而快樂的每一天,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!
|